如何成為成功投資人?!全球首富常客、投資之(股)神(若你1956年投資巴菲特1萬元不賣,到2006年時其價值已經超過5億元!!)巴菲特建議:「最好自己安靜的思考產業的特性和潛在的獲利能力。一定要讀很多的公司年報。」另外一般被奉為投資聖經的看法--『分散投資』,他則不認為是好策略,他說:「應該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,並小心的看好它!」對投資人而言深具哲理與意義。

巴菲特的控股公司買下了多數股權的數百家公司,及幾家超級大企業的部份持股。買下的企業分部在北美及開始擴大到世界其他區域,神奇的是有許多他買下的企業,他從來沒有去公司看過,甚至也沒見過經營者,只憑財報就賣下了它們!他所憑藉的是什麼??就是財報會說話!!話說:“凡走過必留下痕跡!”好的企業(若你懂得怎麼看)其財報(尤其是年報)必刻劃著其成功所經歷的點點滴滴!是經營者的成績單,是企業的履歷表!絕沒有前一年沒具備任何可取之處,突然變為一家好企業的道理!!若你細心觀察推敲,好股票就會呈現在你眼前!

l          財報絕不可以用聽的或只看當期獲利等表相數據!

另外一定要說明的是,財報絕不能只用聽(別人)的、及不完整的!譬如說只看營收成長、EPS、本益比…等等,常見於報章新聞、法人報告簡易結論…之中。巴菲特及他的合夥人說:「要小心公司財報上EBITDA(未計利息、稅項、折舊及攤銷前的利益),這些都是『絕不會影響價值的』的項目。」(他合夥人還說:「看到那個『利益』項目,把那個字改成『騙人的東西就』對了!」)什麼道理不能只看“利益”那種(結果)項目??因為它會誤導你的投資判斷,它是過去的、片段的結論、也是易操控的!完全不能表現一家企業長期的價值(譬如說去年下半年金融風暴,獲利較前一年下滑,或因提列一次性(即非常態)損失導致虧損,完全不影響一家企業的長期價值,若只看營收獲利成長、EPS、本益比…,必然會誤判它的價值),及未來的潛力(譬如說企業擴張、研發…等,或許幾期費用會大幅增加,但未來長期競爭力與成長潛力很可能也會大增)!!希望投資人也可以好好去思考相關的問題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reeprin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